鸿富新年献词:
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回首2024年,中国的创投行业萧瑟冰冷,募资、投资和退出规模连续三年下滑,募投管退各环节面临前所未有之压力,行业加速分化和出清。鸿富资产作为行业的一员,体感亦然,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然而,正如古诗所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我们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秉持初心、负重前行、寻找希望。回望这一年的风雨兼程,仍能发现闪光的亮点,串联成我们迎向未来的希望之光:敢于在寒冬里出手,完成佳目医疗、地芯科技、馥昶空间、熹贾精密、旺山旺水项目的投资,并帮助和美医药、迪纳科等项目完成融资和产业落地;拼尽全力赢得投资人的信任与支持,完成嵊州欣发母基金(15亿)和甬元鸿德基金(5.36亿)的募集与设立工作。

寒气已然蔓延到每个人身边,中国经济告别四十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段艰难时期。从全球范围来看,逆全球化的思潮迭起,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中美冲突加剧,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愈演愈烈;俄乌战争持续,中东冲突升级,南海争端不停,战争阴霾挥之不去。就国内而言,房地产泡沫破灭,金融资产持续低迷,中国核心资产价格的下跌深刻影响到人们的消费信心和对未来的预期,导致储蓄增加、需求不足、投资减少等为特征的通缩环境,通缩环境下的极度竞争表现的“内卷”和放弃竞争、退出市场的“躺平”同时显现。
我们当下无疑面临着一个全球性经济放缓的周期,其实在2019年中国就已经到了一个周期性的顶部,不幸的是赶上三年疫情又消耗了我们宝贵的资源和储备,以至于这个冬天尤其难熬。但毋庸置疑,中国人民是最勤劳和聪明的人民,中国政府是全球范围最有组织和动员能力的政府,只要我们能够正视我们的困难,统一思想,着手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应该有信心和能力去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的信心从何而来?在很多方面是清晰的:
1. 中国对内稳定、对外安全,强盛的国力和强大的国防能力,使得中国在这个动荡时代,可避免卷入任何直接军事冲突,稳定和安全是解决任何发展问题的前提和保障。
2. 以2024年9月26日中央经济会议为起点,统一思想,承认我们经济面临的困难,中国政府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就得以显现,无论是金融救市、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得以调动来积极解决当下的问题。虽然极具挑战,但中国有能力摆脱债务危机。
3. 任何时候泡沫破裂和市场出清都是痛苦的,房地产曾一度占到中国家庭财富的70%左右,目前已经下降到60%左右。这是一个注定痛苦的过程,但将资源从房地产领域抽出来分配到其他领域难道不是正确的吗?
4. 中国政府回应市场关切,杜绝捕捞式执法,强调“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这对于中国恢复民营经济的信心,在新的时代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推动科技创新至关重要。
在整体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之下,中国的科技创新却展现出完全不同的姿态,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自动驾驶、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等等,百花齐放、欣欣向荣,似乎人类就要跨过新的奇点。放眼全球,中国是少数没有掉队并走在前列的国家之一。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里,我们众多的创业者、企业家从未放弃,我们全球最庞大的工程师群体兢兢业业地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耐心资本正在发展和壮大,中国统一的大市场逐步构建,资本市场逐渐健全和完善,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只要我们的方向未变,政策坚定,做好自己,那么自2019年开始向下的周期终会走到尽头迎来向上的拐点,希望总在期待中萌发。

鸿富资产自运营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坚定地聚焦科技创新赛道,我们深信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坚定与科技创新力量、行业颠覆者以及人类生活重构者同行。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让我们豪迈畅想:在科技创新的新时代,创投行业的特殊作用和战略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创投行业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二十年,告别美元基金占据中国市场的时代,中国创投行业一定会找到新的资金供给、新的投资领域以及能够证明自己投资逻辑的成功案例。鸿富资产作为中国创投行业的一员,我们要扛起自己的责任,奋力向前,有机会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历史!
2025年,愿我们的每一位伙伴都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保持自我进化能力,真诚拥抱科技与变革;我们要继续披荆斩棘,优化投资组合,提升退出效率,为投资人创造回报;我们要坚定地为创业者提供资源和支持,用热情和耐心陪伴被投企业的成长;我们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用责任和担当为社会创造价值。
2025年,鸿富资产将携手我们的投资人、合作伙伴一起逐光而行,共赴山海;一起走出寒冬,春暖花开。
祝大家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杨志春 博士
上海鸿富资产管理合伙人、总裁